据山东省气象台消息,受冷空气影响,16日鲁西北部、鲁中地区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17日至18日我省气温将继续下降。 18日早上出现最低气温,直接开启“速冻模式”。鲁西北、鲁中山区-6~-4℃,沿海1~4℃,其他地区-4~-2℃。
冷空气继续影响我省。 17日昼夜,烟台北部、威海北部天气多云,有小雨雪,其他地区天气晴到小云。偏北风,滨州、东营、潍坊、日照、半岛、内陆湖泊阵风5~7级、8级减弱至4、5级,阵风6、7级减弱至4级,其他地区阵风5、6级减弱至3、4级。
夜间最低气温:鲁西北、鲁中山区-6~-4℃,沿海地区1~4℃,其他地区-4~-2℃。
![]()
18日白天至夜间,半岛多云转晴,其他地区晴转小云。滨州、东营、潍坊、日照、半岛、内陆湖区北风4~5级、阵风6~7级,转为南风3~4级,其他地区北风转为南风3~4级。
![]()
受寒潮影响,11月16日晚全国多地气温下降。截至17日8时,呼和浩特、哈尔滨、西宁、银川、太原、兰州、天津、北京、济南、石家庄、西安、昆明等13个省会城市最低气温创入秋后新低。
气温下降的同时,全国不少景区都出现了降雪。一夜的雪后,华山、老君山、终南山都变成了白色。
据极目新闻报道,11月17日凌晨,不少网友发布视频显示,华山苍龙岭、老君山金顶、终南山南五台等地被白雪覆盖。山上的树都被雪覆盖了,上山的路也已经被雪覆盖了。
![]()
据石门媒体报道,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11月17日,常德市石门县壶瓶山镇降下湖南省2025年下半年首场雪。
![]()
据荆楚网报道,十堰武当山也下雪了。今天凌晨,山上气温降至-5℃,积雪已达10厘米。
![]()
17日至18日,黑龙江东北部、陕西南部、四川盆地东部、重庆、贵州、江汉大部、云南东部、江南、华南等地日平均或最低气温下降6~10℃。其中,重庆北部和东部、湖北西部、贵州北部和东部、江淮东部、江南北部、广西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气温下降10~12℃,皖南地区局地降温可能超过14℃。上述部分地区有4~6级、阵风7~9级大风,东部和南部海域有7~8级、阵风9~10级大风。11月19日凌晨,0℃最低气温线将向南压至苏南、皖南至湖北北部地区。
19日、20日,受弱冷空气补充影响,华北、东北地区气温也将下降2~4℃,东北北部和东部地区局地气温达到6~8℃。
23日后,另一波冷空气将影响北方地区。北方大部地区气温下降4至6摄氏度,局地气温下降8至10摄氏度。
![]()
这次寒潮过程不会持续太久。明天(18日)白天开始,北方各地将率先启动升温过程。到19日、20日,除华南地区气温仍较低外,本次寒潮影响基本结束。
不过,寒潮结束后,冷空气活动将会更加频繁。提醒公众及时添衣,尤其是早晚。另外,冬季空气干燥,需要注意保湿,注意用火、用电安全。
寒潮不是普通的冷空气。必须达到“硬降温指标”才算:国家标准规定,降温波必须24小时≥8℃、48小时≥10℃、72小时≥12℃,且最低气温降到4℃以下才能称为寒潮。寒潮风是寒潮经过时携带的“强风包”。平均风力通常为5-6级,强冷空气来袭时可达7-8级。部分地区阵风甚至可达9-10级。
核心驱动力:气压差:冷空气积聚形成冷高压,与南方暖低压形成较强的气压梯度。气压差越大,空气流动越快,风速也越猛烈,就像水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一样。
来自高空的祝福:高空等压线密集,风速本身就高;白天地面受热后,上下空气对流交换会将高空强风“传送”到地面,下午风力往往较强。
地形辅助:遇到峡谷、狭窄街道时,风会“挤压加速”。这就是“窄管效应”,瞬间使当地风力增加一倍。
遵循“洋葱风格”:选择透气吸汗的棉质衣服作为内层,保暖的毛衣或摇粒绒作为中层,外层选择防风防水。这样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差灵活增减,也可以避免单独穿厚衣服时出汗受凉。
避免漏气的关键部位:头、颈、腰、脚踝是“耐寒薄弱区”。头部受凉容易引起头痛,建议戴针织帽;颈部受凉可能诱发颈椎病,因此要戴薄围巾;穿羊毛袜保暖,避免穿暴露脚踝的鞋子。
老人和小孩的衣服不要穿太多:这些人新陈代谢较慢,裹得过满容易出汗,进而增加感冒的风险。建议穿比成人更薄的衣服,合适的标准应该是手脚不冷、背部不出汗。
半岛新闻客户端综合编译,素材来源:山东气象、大大小小的新闻、大众网、青岛气象、中国天气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