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北方公墓,54公顷的土地上,至少有100万死者长眠,而墓碑与坟墓之间,有6000名生者正以令人心碎的方式挣扎着生存。
36岁的莱莉亚一家四口的小屋建在两座坟墓之间的缝隙上。塑料布和木板搭建的屋顶下,不仅承载着死者的安宁,也承载着生者的狼狈。
![]()
莱莉娅的生计完全依赖于这座墓地。她在墓道旁摆了一个摊位,向扫墓人出售糖果、饮料和饼干,每月收入约3000比索。
她和她的搭档还负责维护30 座坟墓。每年11月1日至2日万圣节和万灵节期间,扫墓的家属将被收取每座坟墓1700比索的维护费。但尽管如此辛苦,他的收入也只能勉强维持生计,搬出墓地的梦想始终遥不可及。
![]()
这种生存模式已经成为墓地的常态。当地基金会负责人埃利弗告诉法新社,马尼拉墓地的居民人数持续增长,令人担忧。
“过去只有看守人和他们的家人住在那里,但现在他们的孩子结婚后也会留下来,形成一个世代聚集的社区。”大多数居民在得到墓主家人的许可后,在这里搭建了棚屋,作为交换,担任免费的守墓人,负责墓地的清洁和打理。
这里的生活设施极其简陋。居民连接私人电线从附近的水井获取电力和水,每加仑支付3 比索。污水横流、卫生条件差是常态。许多孩子从小就必须学会在墓碑中觅食才能生存。
“这里是死者的安息之地,不是生者的住处。”墓地园长丹尼尔语气严肃的说道。他证实,马尼拉市政府正在为居民寻找永久住所,但没有透露具体计划。
莱莉娅的家庭故事是菲律宾住房危机的一个缩影。一位前国会议员今年早些时候估计,马尼拉大都会区约有300 万人缺乏合适的住房;联合国2023年报告甚至预测,2024年菲律宾面临住房困难的人数可能高达2200万。
![]()
墓地贫民窟的形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这里原本是无家可归者的临时安置点。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特色社区,有小商品摊位,甚至还有新生儿庆祝活动。
政府的移民安置工作遭遇挫折。在之前的烟山垃圾场改造项目中,政府为拾荒者提供廉价住房和就业培训。但由于房租太高,生活来源被切断,大部分居民搬到了其他垃圾场,也有一些人最终在墓地定居。
贫困的创伤永远不会放过儿童。莱莉娅11岁的儿子因为“住在墓地”的经历在学校受到欺负,而她6岁的女儿总是在棚屋的墙上画上各种房屋——。对于这个家庭来说,这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谁愿意与死者为邻?但我们别无选择。”莱莉娅的声音因抽泣而哽咽。 “每个人都想在墓地外拥有一套房子,但希望太难了。”
在马尼拉,繁华的街道和墓地贫民窟仅相距几公里,却仿佛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当莱莉娅的女儿在墓碑旁追逐嬉戏时,她在墙上画的房子图案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愿望,也是菲律宾数百万穷人对体面生活的无声呐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也包括在内)由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马尔代夫实行“代际禁烟令”:2007年1月1日或之后出生的人终身不得吸烟,外国游客也必须遵守。
130-118!文班低迷9分6失误,布克28+13,太阳送给马刺赛季首败。
甘肃很多市民用简单的工具淘金?周边商户:年初开始,一度被政府叫停。最近,随着河流清理工作的兴起,河道清理工作又重新兴起。
联盟第一!雷霆队击败鹈鹕队,7场比赛全部获胜。亚历山大30分,连续7场20分,历史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