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冬,台北马场镇刑场,两名将军相继被处决。一个人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另一个人却如同一张被风吹散的纸。没有人说他是怎么死的,甚至连他的名字都快被遗忘了。
那年冬天异常寒冷。吴氏将军的案件轰动全城,陈毅却被关在暗处,连行刑时间都被隐瞒。陈毅早年留学日本,后到浙江工作。人们称赞他的诚实。当官的时候,他没有任何架子。当他见到仆人时,他们都问他在家过得怎么样。
	
蒋介石要求他带兵去台湾,陈毅拒绝了。他说,浙江人民有吃有穿,走的时候谁也不会落下。当南京的战斗即将结束时,蒋介石派专机来接他,但他拒绝离开。他还让人联系他,要求双方停止枪击,保护城里的人民。
	
部下劝他赶紧逃跑,他不听。有人秘密举报了他的联系方式,蒋家将他软禁起来。审问了他几个月,问他是否想造反,他只说是为了人民的利益。我写了一份认罪书,但没有签字,说我这辈子不会没有良心了。
	
行刑当天,并没有通知他的家人,只有一位亲信拿走了他的财物。几件旧衣服,几条横幅,上面写着“请为人民”的字样。尸体被匆匆掩埋,但杭州的小学收到了他留下的书,绍兴家乡的孩子们仍然在阅读他当年所宣讲的道理。
那些年没人敢提起他。街道办事处的办事员有时会到老房子里去,谈论陈毅拒绝离开浙江的事情。人们偶尔会听到“那个为人民做事的陈擎天”这句话,但一问起来,却又说不清楚。
	
文物在档案馆里积满灰尘,无人敢挂横幅。但杭州小学保留了书本,绍兴学校的竹篱旁也有孩子在传讲他的话。历史书上找不到他的名字,但人们总是谈论一个不愿背叛良心的官员。
政治潮流已经过去,但旧规则依然存在。人们继续像往常一样生活,没有人记得他的名字,但坚韧似乎依然存在。时代变了,但有些东西却藏在巷子里、成堆的旧书里,等待着下一个想知道故事的人去翻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