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理想汽车、中汽研、柳动汽车发布《关于理想汽车i8碰撞试验相关事件的联合声明》:
近期,理想i8与第三方汽车(东风柳汽乘龙品牌)碰撞试验的内容传播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引发行业争论,引发汽车产品检测、标准执行中标准产品检测、标准执行标准化信息、企业品牌形象保护等问题。
北京理想汽车有限公司澄清事实,消除误解,共同维护优良的产业生态。东风六汽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理想汽车”)、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六汽”)经过全面沟通,就事件相关情况达成一致。联合说明如下:
理想汽车表示,此次测试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和提升理想汽车i8的被动安全性能,而非其他品牌车辆的安全品质表现。
由于测试过程中,东风柳汽乘龙品牌误参与了品牌关联风险估算不足,可能是相关内容引发争议所致。所以,东风六汽乘龙品牌因负面舆论而陷入负面舆论,无伤大雅。同时,这也给长期支持和使用东风力奇产品的朋友和相关公众造成了误解。理想汽车在此表示诚挚的歉意。理想车辆并非为了通过这项测试而故意质疑或暗示柳汽车辆的质量和安全。理想汽车将采取进一步措施,避免类似争议再次发生。
中汽研指出,作为此次测试的执行机构,中汽研无法向公众明确说明东风柳汽乘龙二手车只能作为符合一定标准的“移动障碍车”。该测试本身并不是对产品安全和质量的绩效评估,也不构成测试,导致重要信息的缺失和公众的误解。从过程控制的角度来看,中汽研的遗憾在于没有充分预测和规避因信息发布不完整而带来的潜在风险。
东风柳汽表示,作为东风汽车重点商用车、乘用车业务单元,始终坚持“自立、自强、创新、道德统一、报效国家和人民,恪守“高品质+可靠性”的质量方针,通过持续创新不断强化关键核心技术,一如既往地做好产品、勤奋服务,用更好的交通解决方案为客户创造价值,稳步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7月29日晚,理想汽车首款纯电动SUV车型上市,新车上市时,现场正式播放了与辰龙卡车的碰撞测试视频。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四轮卡车跳起后,两车相撞,驾驶室和货舱分离,但理想i8却安然无恙。视频发布后,迅速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同时,也引发了不少网友对龙卡车质量的质疑。
此后几天,李Q几乎每天都会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发布海报,强调自家产品的安全性,并含蓄地嘲笑理想汽车。例如,8月5日,东风柳汽发布条款《东风柳汽,商乘并举》。
8月3日晚,理想汽车发布《关于理想i8安全性碰撞测试的说明》,回应理想i8、辰龙卡车最新安全碰撞测试。
理想汽车指出,本次测试的主要出发点是保证新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回顾理想i8为提高车辆安全性所做的努力和成果。决定主动模拟现实生活中对用户安全非常重要的冲突场景,科学验证并不断提升理想i8的被动安全性能。
中国汽车研究院也发布声明信称,测试项目仅验证理想i8车辆的安全性,不涉及其他品牌车辆的安全性能评价。该公司根据中国典型道路事故的通常道路场景的事故模式制定了测试大纲,并由中国汽车研究测试组实施。根据交通事故情况的施工需要,仅以货车的路缘石作为选择标准,并在市场上随机采购二手货车作为移动护栏车。中国汽车研究会倡导行业、媒体、公共平台客观理性,共同维护产业生态,保持清晰明朗的网络。同时,中国汽车研究院保留以法律和声誉原因对恶意解读、误导传播的平台及个别媒体提起诉讼的权利。
短短两天时间,理想汽车和中国汽车研究院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向东风力奇道歉。目前尚不清楚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
理想汽车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声明由中国汽车研究院和刘东流共同发起。比较。
检测认证机构应遵循专业标准,确保检测过程科学严谨,发布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共同维护风清气正的市场秩序。业界呼吁全行业通过技术进步和产品力、产业升级,推动车辆安全性能提升、核心技术创新突破、实际用户体验优化,共同提升中国汽车产业整体形象和核心竞争力。
事实上,在理想的i8 碰撞发生前几年,就已经频繁进行过乘客碰撞测试。圣战、比特方程式豹等多款新能源汽车发布会视频中,都有侧面碰撞、追尾碰撞、前轮罕见的履带夹巨魔等极限测试场景。目的是通过撞上一辆小型汽车来产生视觉冲击,并展示乘用车的安全特性。
我了解汽车安全测试,但无法定义标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汽车企业纷纷出现,从炫酷的设计到精湛的智能技术,再到如此震撼的安全性能展示。但广告毕竟只是手段,车辆真正的安全性能才是消费者生命的保障。车企在前进的过程中,必须掌握好标准,才能吸引眼球,而又不夸张。否则,很容易对消费者产生安全误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