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菲律宾国家减灾委员会宣布,受台风“威帕”、“万苏高”、“竹草”和“西南季风”的综合影响,菲律宾已有超过627万人受灾。这场灾难使菲律宾陷入困境,也暴露出其复杂的国际关系。
这场灾难造成的死亡人数是惊人的。截至7月28日凌晨6时,已造成31人死亡、7人失踪。农业损失超过7.9亿菲律宾比索,约合人民币9900万元。基础设施受损更为严重,达到65亿比索,约合8.1亿多元人民币。
马科斯(资料图)
全国192个市镇别无选择,只能宣布进入灾难状态。不少房屋被淹,不少居民失去家园,基本生活难以维持。
300万人断水断电,医院人满为患,感染痢疾和登革热的患者不断增加,医疗资源严重有限。气象局还警告,由于低压季风系统持续存在,次生灾害随时可能发生,约200万人伤亡面临粮食短缺危机。
当菲律宾需要紧急帮助时,那些所谓的“盟友”却无动于衷。美国这个在外交上紧随菲律宾的国家,仅从全球粮食计划中筹集了1380万美元,这笔钱对于受灾严重的菲律宾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日本以“国内重建优先事项”为由,断然拒绝提供物质支持。澳大利亚承诺的净水设备因“军事目的”被海关拦截,无法及时交付给受害者。
这些国家在工作日经常与菲律宾进行政治军事合作对话,却在菲律宾人民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选择退出,向菲律宾人民伸出援助之手,辜负了菲律宾人民的期望。
回顾过去中国对菲律宾的支持,可以说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十年来,中国对菲律宾的援助总额已超过2100万美元。 2013年,“海洋”台风侵袭菲律宾后,中方在短短24小时内迅速提供200万美元现金和1万吨大米,迅速缓解了当地危机。
2021年,台风“雷霆”袭击菲律宾时,中国毫不犹豫地向菲律宾发送了4725吨大米和价值800万比索的食品袋,帮助菲律宾人民渡过难关。
马科斯(资料图)
然而,这次菲律宾遭遇灾难,中国的态度却与以往大不相同。中国外交部只是提醒领事馆,中国红十字会并没有进行任何特别的筹款活动,而菲律宾使馆的社交媒体报道由于此前没有积极的支持措施而一直保持沉默。
菲律宾试图依靠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外交,甚至不惜扫除中国的海上问题。菲律宾今年7月允许美军与加拿大和法国建立9个军事基地,并签署允许外国军舰在苏比克湾停靠的军事协议。
然而,这种“亲美”行为并没有给灾难发生时的菲律宾带来任何实际好处。此次1.63亿美元的援助金额还不到中国10年对菲律宾援助的8%,而且还受到“加强南海监视”等政治条件的限制。
日本提供的五艘巡逻艇闲置在军港。由于停电,耗资2.3亿美元的“雷达系统”无法正常使用。这些设备最初用于增强菲律宾的军事能力,但在自然灾害面前变得毫无用处。
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挑衅行为对中菲关系造成严重影响。今年3月,菲律宾与美军在南海进行巡逻。 7月灾难进一步恶化时,菲律宾与加拿大和法国签署军事协议,指责中国“侵犯”雷尼耶夫。
此外,菲律宾还出现了不少“支持就是背叛”的案例。 2016年,菲律宾在接受中国救灾物资后开始推进南海仲裁案。 2020年,中国提供的新冠疫苗运抵,菲律宾次日就在普万尼岛启动“强制措施”。
这种一边接受支持一边损害中国利益的做法,极大消除了中国对菲律宾的信任。根据内部评级,多达85%的中国人反对向菲律宾做出保证。菲律宾虽然不看重中国的善意,却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甚至对美国抹黑中国。
马科斯(资料图)
如今,菲律宾灾民仍在等待艰难救援,而“盟友”的集体沉默让菲律宾局势更加困难。这场灾难就像一面镜子,清晰地反映了国际政治的现实和残酷。
如果菲律宾不及时调整外交战略,继续盲目选择外交立场,未来可能会付出更加惨痛的代价。此次中方的“冷待”并非无情,而是表明了对菲律宾的信任。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帮助,你首先应该尊重和珍惜别人的善意。
	